近日,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、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二批绿色学校(高等学校)名单,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荣获“绿色学校(高等学校)”。
长期以来,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绿色学校建设工作,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为指导,坚持整体发展、共同参与、循序渐进、因地制宜等原则,在发展规划、改革建设、宣传教育和管理服务等各环节中全面贯彻生态文明思想,大力推进”三融一全"做法,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、融入改革发展全方位、融入管理服务全链条,从精神文化建设、物质条件建设、行为管理建设等方面入手,不断实绿色学校建设基础,促进能源节约和环境改善,提高师生绿色素养,逐步形成高质量可持续的良性发展。
学校各项能耗指标控制常年保持省内领先水平,节水节电及公共机构能源管理方面成效明显,先后荣获”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”、“市党政机关、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单位"等荣誉称号。
狠抓“四绿”建设
一是绿色教育。学校通过“绿色教育”进课堂、进教材、进公寓、进实践等,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、绿色发展、资源节约、环境保护、碳达峰碳中和、垃圾分类等相关知识,强化绿色理念,全面提升师生环境意识。
二是绿色治理。强化顶层设计,建立绿色校园建设体系。立足长远,把绿色学校列入我校《“十四五”事业发展规划(2021-2025)》建设内容,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工作长效机制,积极开展绿色学校创建行动;制定出台绿色校园建设系列制度,形成了全员参与、群策群力、运转高效的崭新格局,全面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。
三是绿色校园。高度重视绿色教育设施设备的建设,在日常工作中融入绿色环保的措施。办公楼、教学实验及科研等用能设备中,节能型设备占比超过90%,节能效果显著。此外,还通过绿色节水灌溉、设置雨水回收系统、推广垃圾分类,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,充分发挥循环利用价值;提升校园景观绿化,项目整体改造绿化面积达到4万平方米,2020年获得了“获得省级节水型单位荣誉”。
四是绿色科技。集聚大数据优势,建设综合能源管理平台,将物联网、大数据与全过程能源管理相融合,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用能服务,实现用能的精细化、集约化管理,实现绿色与智慧用能。学校照明系统实现分时分区等智能监控,二级能耗监管覆盖到整个校园所有楼栋,实现能源监管覆盖率达到100%,宿舍等重点和特殊区域水电达到三级计量。
实现“四新”突破
深度融合教育教学,绿色创建取得“新成效”。学校坚持学科课程渗透,将校外暑期实践活动与专业课相结合,与学科教育相结合,定期举行绿色生态活动,鼓励师生进行绿色科技发明创新,全方位地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,加强了学生的环保行为,大大增强了绿色教育的力度,为创建“低碳”校园和“零碳”校园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科技赋能低碳引领,绿色创建显现“新亮点”。采用节水器具、节能灯具、节能教学设备等绿色节能产品,降低学校设备能耗。对分项计量和智能化控制既有设施进行梳理和应用,积极采用绿色产品,有序推进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运行。依托大数据优势,建设综合能源管理平台,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用能服务,实现用能的精细化、集约化管理。因地制宜设置雨水回收系统,将中心湖水体作为蓄水容器,雨水经雨水管网汇集到中心湖水体,收集后的雨水用于浇洒路面、浇灌草坪、水景补水,每年节约水量达到40000m3,提高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率,大大提升校园整体生态景观。
生态文明行为养成,绿色创建显现“新局面”。将绿色学校创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,培养师生绿色发展责任感,提升爱绿护绿行动力,从而带动全校及全社会共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。学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式教学,开展环保讲座,积极创建绿色校园,线上线下宣传生态文明,组织师生参与节能环保绿色事件活动。倡导树立绿色环保、可持续发展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,培养学生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习惯,自觉垃圾分类、节能节水、绿色出行。完善节能环保和垃圾分类等绿色管理制度,设立能源管理部门,专项负责绿色学校创建情况,完善保障措施和激励机制,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和绿色学校运维。
系统治理高效提升,校园环境显现“新面貌”。优化校园空间布局,合理规划各类公共绿地和绿植搭配。推进校园排水管网改造,提升校园整体水环境治理,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。对环砚湖景观带、行政楼景观带进行绿化改造提升,建设完成砚湖休闲区和姜立纲公园,补齐了学校绿化层次低的短板,提升了校园环境,突出了环境育人的作用,校园整体风貌展现新面貌。整体改造绿化面积达到4万平方米,通过调集各方资源,堆坡土方达到2万立方,移植经开区捐赠大型树木近1500余棵,为学校节约建设成本达2800多万元。整体推进校园绿化改造工作,校园景观绿化全面得到提档升级,“最美校园”整体环境基本形成,给美丽校园抹上最美的色彩,为师生们创造一个舒适优美的环境。
版权所有 ©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 浙ICP备05029821号